-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栏[09/30]
-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数[09/30]
-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投[09/30]
-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征[09/30]
-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刊[09/30]
水文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分析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水是我们生活的根本,是生命的源头,因为人体的70%都是由水构成的,所以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过程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在我国有着较为丰富的淡水资源,但是我国的人口基
水是我们生活的根本,是生命的源头,因为人体的70%都是由水构成的,所以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过程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在我国有着较为丰富的淡水资源,但是我国的人口基数大,所以人均水资源非常稀少。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面临着同样一个危机就是水资源匮乏,因为无论是发展工业、农业还是生活,对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都具有非常高的要求。
1 水文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关系的概述
1.1 水资源管理
据相关调查可以得知,尽管我国水资源位居世界第六,属于蕴含丰富水资源的国家,但是人口基数非常巨大,因此人均水资源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又由于我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非常不均匀,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南方多,北方少,所以就使得我国的西部以及一些北方地区都有严重的缺水问题。而缺水问题会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产生非常大的不便利,还会影响到经济的正常发展。基于此,为了解决西部和北部地区的缺水问题,必须要通过分析水资源的管理找到途径,这样才能够使得水文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更加的密切。
1.2 水文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文工作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平能够在科学的水文工作辅助之下得到有效的提高。与此同时,我国各种探测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所以,水文探测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有了非常明显的提高,在水文工作当中,通过信息化这一服务能够奠定一定的技术基础。建立和完善现代化的水文监测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水资源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想要提高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水平,必须要完善基础设施,这样才能够将各种管理工作落实到位[1]。
1.3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于水文工作的要求
为了让水资源得到可持续的利用,对于水文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首先水资源的基本信息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及时掌握这些信息。不断提高水文工作的信息化水平,这样才能够掌握水文的基本状况,让水文工作能够获得高效率的探测结果。其次要建立较为完善的水资源在线监测系统,这样可以实时监测,并且不断完善水资源管理的需求。最后要根据我国水资源工作的实际内容来扩大范围,毕竟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量是比较大的,所以为了解决这样一种情况,必须要做好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这样才能够奠定好后续工作的基础。
2 我国水文水资源利用的现状
水作为我们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具有可再生性和自净的能力,在水循环以及水平衡的过程当中,对于生态环境的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已经探索了水文学以及水资源等方面的工作,但是受到了单个学科的限制,因此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在综合性和系统性这两种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之处,而获得的实际情况是不适应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自然环境变化的迫切需求,这就意味着首先要通过多个渠道来收集学科和领域里的数据,再根据这些庞大的信息,建立完善的先进信息化水文系统,这样就可以借助这一系统实现科学合理去开发我国的现有水资源,保护并改善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促进环境的循环利用[2]。
3 水文工作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意义
3.1 提供可靠的依据
为了能够在现实生活当中更好地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要获得相应的技术支持,因为在信息工作中得到有力的保障,就意味着能真正做到抓牢工作中的重点,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文数据的信息管理工作,要能够为其他的工作人员提供便利的信息服务,信息化的服务能够帮助工作人员进行更精准的实施,真实提供当前水资源的实际状况,同时还能够分析当前水资源如何通过一些措施来实现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因此,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针对水资源的规划,可以建设水文信息系统。
3.2 提高水文工作的管理水平
其实水文工作有两部分的内容,包括预测和监测。首先可以通过精准的水文预测,帮助防洪抗旱的工作得到顺利的开展,进而可以提前对国家发生旱涝的相关信息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做好准备的工作,可以在一定限度上防止旱涝所造成的各种危害。与此同时,为了能够可持续管理和利用水资源预测,可以采取预防措施。另外,水文监测工作开展的实质就是为工作人员提供实时的情况,包括水资源的分布和变化,这可以有效管理全国的水资源,所以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水文监测能够评价水资源整体的状况,在充分了解水体情况的基础之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调整方案,这样就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3]。水循环示意图如图1所示。
文章来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网址: http://www.swdzgcdzzz.cn/qikandaodu/2021/0322/549.html
上一篇:基于的水文站网管理系统初探
下一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新技术方法发展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