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经验以中国矿业大

来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地质工程是一门研究和解决与地质体有关工程问题的应用学科,一直坚持课堂教育及野外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野外实习更是占据了较大的

地质工程是一门研究和解决与地质体有关工程问题的应用学科,一直坚持课堂教育及野外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野外实习更是占据了较大的课程份额。比如,中国矿业大学(以下简称“矿大”)地质工程专业共安排三个阶段的集中野外实习,大一暑期的秦皇岛地质认识实习、大二暑期的巢湖地质填图实习和大三暑期的秭归生产地质实习。其中,大一、大二的实习侧重于地质知识及技术方法训练,大三的实习着眼于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激发专业兴趣。

本文将以矿大地质工程专业三峡秭归生产地质实习为例,分析生产实习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介绍相关问题的改进经验。

一、地质工程秭归生产实习安排

地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是学生修完主要课程以后的专业性实习,它为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增强了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感性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野外与实际工作能力。

矿大地质学科始创于1950 年,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并于2019 年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从2016 年起该专业生产实习由杭州转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秭归地质实习基地。生产实习一般安排在每年8 月中旬至9 月中旬进行,为期1 个月左右,6 个学分,年平均实习学生80 人左右,由专业教师带队,分组进行,每组20人左右。秭归生产实习共安排13 条路线,内容包括野外典型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质灾害现象观察和描述,道路、桥隧、矿山及地质灾害治理等岩土工程的认识、描述和分析。在实习期间既可以全面了解区域内成岩环境、水文地质情况,危岩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防治以及典型工程的工程地质问题,又能近距离切身感受三峡大坝的波澜壮阔及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还能接受伟大的诗人及政治家屈原爱国思想的熏陶。

二、生产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通过近几年自身参与生产实习、与其他实习带队教师及参与实习的学生交流,发现在实习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先进教学方法应用少

当前生产实习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为主,先进的教学方法应用较少。到达实习基地后,带队教师多采用传统口头讲授的方式,与学生交流互动少,这种强迫式、填鸭式的教学不仅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还严重地打击了学生参与地质实习的乐趣和积极性。另外,现场实习工具依然以地质锤、GPS、放大镜、皮尺和测绳等传统工具为主,先进工具应用少。

(二)实习现场资料储备不足

矿大地质工程进驻秭归生产实习时间较短,针对比较典型生产实习对象,如链子崖危岩体治理、三峡大坝工程地质等工程资料相对丰富,而其他如秭归第二垃圾填埋场、沿江岸坡、高边坡工程地质与防治工程等相对偏小的实习对象,工程资料较少,收集难度也较大。在实习教学过程中,带队教师往往只能根据现场观测介绍相关工程地质问题,深度及层次有待提高。

(三)教师积极性不高

矿大地质工程野外生产实习安排在假期进行,气温炎热,环境艰苦,实习课程无专任教师,主要由专业课教师兼任,且承担的实习课程不计入工作量考核,无额外费用补助,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教学受到一定影响。

(四)高水平教授参与度低

近几年野外生产实习带队教师以年轻教师为主,高水平教授的参与度偏低。部分年轻教师在对相关实习资料掌握不系统、不深入、教学方法运用不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就开始独立带队,实习教学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五)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不足

在实习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是新时代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要求。在野外实践过程中,师生长期同行、同吃、同住、同学和同研,学生接受知识的感受与室内课堂教育有显著的不同,野外课堂思政也有其显著的特点及优势。而在现场实习初期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不强,不积极挖掘实习课程相关的思政元素,没有完全发挥专业课这个主阵地的作用。

(六)学生积极性不高

由于先进教学方法应用少,教师积极性偏低,高水平教授参与度低,暑假气温炎热、环境艰苦等,造成学生实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少部分学生存在课程应付的情况。虽然炎热的气温和艰苦环境能够磨练学生的意志,但同样影响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对实习质量产生影响。

文章来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网址: http://www.swdzgcdzzz.cn/qikandaodu/2021/0316/530.html



上一篇:浅谈水工地质档案的作用
下一篇:水文地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及施工概述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投稿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辑部|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版面费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论文发表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