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大同盆地盐碱地概况与综合改良技术措施

来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大同盆地由于受内陆地区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候等因素影响,盐碱地分布面积大、含盐量高、类型复杂、改造难度大,成为大同盆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2000年以来,经

大同盆地由于受内陆地区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候等因素影响,盐碱地分布面积大、含盐量高、类型复杂、改造难度大,成为大同盆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2000年以来,经过试验示范,并结合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等工程的实施,有针对性地采取工程排盐、农艺抗盐、化学改盐、耕作压盐、生物降盐等综合配套措施,实行田、沟、渠、林、路综合治理,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大同盆地盐碱地基本情况

大同盆地属温带干旱草原气候,海拔1 000~1 100 m,年降水量417 mm左右,蒸发量为降水量的4.7倍。大同盆地盐碱地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面积大,分布广

根据第2次土壤普查,全省共有盐碱地30.1万hm2,占平川总土地面积的9.9%。其中,大同盆地盐碱地面积17.71万hm2,占全省盐碱地面积的58%;盐碱地耕地11.95万hm2,占盆地耕地面积的45.5%。2008年调查资料表明,大同盆地盐碱地面积减少到16.12万hm2,但减少的面积主要是轻度盐碱地,中、重及极重度盐碱地面积仍很大。

2.类型复杂,苏打含量高

大同盆地地下水较丰富,地下水埋深1~2.5 m,且普遍含有苏打,矿化度1~2 g/L,局部地区大于10 g/L,多为重碳酸盐——钠质水。根据调查资料分析,矿化度小于1 g/L的面积占盐碱地面积的47%,1~3 g/L占39.15%,3~5 g/L占5.9%,5~10 g/L占2.9%,大于10 g/L的占5.2%。潜水埋深1~2 m的面积占总面积的85%,含苏打水面积占盐碱区面积的57%。砂层(0~20 cm)碱化度一般在10%~30%,高的达50%~70%。大同盆地盐碱地的盐分中不仅仅含有苏打,盐碱类型比较复杂。

3.表层含盐量高,危害严重

从盐分在土壤剖面累积特征看,表聚型面积7.73万hm2,占盐碱地总面积的43.67%;上聚型面积2.67万hm2,占盐碱地总面积的15.069%;体聚型面积7.8万hm2,占盐碱地总面积的44.05%;底聚型面积2.3万hm2,占盐碱地总面积的12.99%。耕层(0~20 cm)含盐量一般在3~5 g/kg,有的高达10 g/kg,pH值一般在8.3~9.2,有的高达10以上。碱化度一般在10%~30%,高的达50%~70%。盐分含量高,碱化度也高,不但危害严重,给开发治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4.治理难度大,开发潜力亦大

大同盆地苏打盐化和碱化土壤面积大,水质不良且土壤养分低,增加了治理难度,但由于可开垦的荒地面积大,水源较充足,用于农业开发利用的潜力也很大。

二、主要原理及技术措施

1.主要原理

盐碱地综合改造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实施打井灌溉洗盐、挖沟排盐等工程措施,使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大大改善,地下水位降低,减轻盐渍危害;通过化学改良剂的应用,土壤络合与氧化盐分离子和碱性离子功能大大增强,从而使盐碱成分对作物的危害程度大大降低;通过深耕翻、沟垄种植等耕作措施,切断毛细管、减少地表蒸发、减少耕层盐分含量;通过采取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绿肥种植、测土配方施肥等土壤培肥措施,改善土壤物理、化学、生物性能,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土壤耐盐碱能力。

2.主要技术措施

针对大同盆地盐碱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目前地下水位普遍下降的现状,在全面总结以往盐碱地改造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新材料、新技术,总结出盐碱地综合改造的49字方针,即:“科学灌溉压盐碱,降低水位排盐碱,平田整地降盐碱,化学改良控盐碱,培肥土壤抗盐碱,合理耕作抑盐碱,生物防护减盐碱”。

(1)科学灌溉压盐碱完善灌溉系统,制定适宜的灌溉制度,确定合理灌溉定额、灌溉时间及灌水次数,既可使灌溉达到洗盐效果,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又可有效控制地下水位,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一般春季返盐季节多灌,秋雨季少灌,入冬前灌透,效果比较好。

(2)降低水位排盐碱对局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和易引起洪涝灾害的盐碱地,通过完善排碱渠,降低地下水位,减少盐碱危害,提高农田排盐抗洪能力。排水沟可以和田间道路平行设置,沟深应比地下水出露深度深0.5 m左右。所排放的盐水应引流至长流河或排水主干道。对地下水矿化度不高的农田可以适当增加浅井密度,实现井灌井排。对盐碱程度较重,周边排灌设施难以配套的农田,可以采取挖沟筑台田,实现局部水位降低,盐碱循环排放。井灌井排、井渠沟排相结合对地下水降落及脱盐效果的影响见表1。

(3)平田整地降盐碱盐碱地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平小不平。通过平整土地消除局部低洼不平造成的盐分积聚;通过大畦化小,修高地垄,使灌水深浅一致,减少渍水,提高盐分淋洗效果,均匀脱盐;重度盐化土壤,要先刮去盐结皮,消灭地表盐斑后再进行平整。平整土地改良盐碱的效果见表2。

文章来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网址: http://www.swdzgcdzzz.cn/qikandaodu/2020/1216/442.html



上一篇:基于三道灌区供需水量平衡分析及灌区水源水质
下一篇:珠三角某地下隧道矿山法施工技术条件分析<sup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投稿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辑部|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版面费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论文发表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